中国专家发现可预测HPV相关口咽癌治疗敏感性的“关键因子”******
中新网上海2月2日电(陈静 周鑫)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口咽癌,是具有独特临床和生物学特性的一类头颈部肿瘤,近年来在口咽癌中占比迅猛增长。
记者2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头颈专科陆雪官教授领衔其团队,历经近4年探索发现了可预测HPV相关口咽癌治疗敏感性的“关键因子”。该研究为HPV相关口咽癌治疗敏感性的预测,以及未来抗肿瘤免疫的靶点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
陆雪官教授2日告诉记者,根据其团队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数据的统计,HPV阳性患者在所有口咽癌患者中占比近60%。研究团队发现,HPV相关口咽癌内存在CD16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亚群,其产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肿瘤内CD161+CTL浸润程度与治疗反应和生存率正相关。
近年来,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运用给更多患者争取了非手术治疗的机会,而“如何在治疗前精准筛选出治疗敏感和预后良好的患者”则成了亟待回答的一大难题。越来越多研究显示,无论是传统的放疗、化疗,还是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其疗效都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密不可分。
据了解,陆雪官教授团队从2018年起开始从事HPV相关口咽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研究团队在HPV阳性患者中鉴定出CD161+CTL亚群,并证实其可通过相关机制发挥强大的抗肿瘤作用。团队通过临床验证,发现肿瘤内CD161+CTL的高浸润与良好的治疗反应和延长的总生存率呈密切正相关性。
据悉,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知名学术期刊《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完)
广东春运的“摩托大军”去哪儿了?高铁一开就锐减近20万人******
“摩托大军”去哪儿了
对于常年关注广东地区春运的人而言,“摩托大军”不是个陌生的词语。但是,今年春运期间,在广东佛山、肇庆等往年“摩托大军”的必经之路上,浓烟滚滚、轰鸣震天的摩托车长队已然消失。
这些思乡心切、甘冒风雪的归家人,去了哪里?
在没有高铁的春运年代,运力紧张是广东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常态。因为春节火车一票难求,相当一部分广西籍外来务工人员,只得选择结伴骑摩托车返乡。相同的时间、相同的路线,让他们会聚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
2012年春运,“摩托大军”开始兴起。当年“摩托大军”总数超过30万人。为确保“摩托大军”的安全,当地党委政府甚至动用了警车为他们开路。2014年春运,“摩托大军”达到鼎盛,一度逼近60万人。广东肇庆等地每天安排1000多名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引导、救助、餐饮等志愿服务。但即便全力保障,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也总是与“摩托大军”如影随形。
2014年年底,贵广、南广高铁开通,情况发生了变化。当年春运,贵广、南广高铁每天运力可达3万人。高铁一开,当年“摩托大军”就锐减了近20万人。
作为曾经“摩托大军”中的一员,在广州务工的王慧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坐汽车回广西宾阳老家,票价200多元,要10个小时才能到家;骑摩托车回家,成本虽然只有坐汽车的一半,但要十四五个小时才能到家,既辛苦又不安全;而广州至南宁的高铁票价是169元,4个小时就能到家。选择一目了然。
记者从广铁集团了解到,今年春运,南广、贵广高铁的运力创历史新高,每天可运9万多人。从2015年春运开始,广铁集团还联合广东、广西两地党委政府和爱心企业,开行了“摩托大军”高铁返乡专列,希望引导人们选择更加安全便捷的方式返乡过年。
在深圳某电子厂工作的周光荣是一名退伍军人,摩托车曾是他过年回家的主力工具。“以前,我们桂林在一个厂打工的老乡,基本上都是骑车回家。今年,老乡们都劝我不要骑车了,太危险。我现在每个月工资5000多元,没什么想不通的。回家路上当然安全第一。”坐在D2904次高铁上,周光荣笑着说。
对于那些依旧选择了摩托车回乡的人们而言,虽然人数越来越少,但一路上享受到的服务一如往常。春节前某一天,在佛山一高速路口的加油站旁,几名骑摩托车返乡人员边聊天,边等候免费加油。加油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项由中石化和共青团广东省委联合发起的“情暖驿站 满爱回家”爱心公益活动,今年还在照常进行,只是前来加油的人越来越少了。
满载着613名在粤务工人员的列车,缓缓驶出站台。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一位乘客正出神地望着窗外,似乎并不吝于拿出点时间,来享受踏上归途后的片刻惬意。
(本报记者 吴春燕 王忠耀 本报通讯员 曾勇)